今天是2021年5月9日,翻看日历发现有节日,这个节日非同寻常——母亲节。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吗?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古时候交通不便,年轻人要外出打拼,一去三五载。也有不少人一去不复返。那时候的别离之情非常浓厚。现代信息、交通便利,大大减少了相思之苦。
古人对母亲的赞赏和追忆特别多,历朝历代都能寻找到描述母亲的好文章。那么在书法界是否也会描述母亲呢?答案很显然,每个书法家笔下的“母亲”二字都非同寻常。他们全情投入,笔墨纸就能见其力度和情绪。
母亲的伟大是难以用言语描述,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,养儿育女几十年。可谓是一把鼻涕一把泪,带大一个孩子的主要精力投入全在母亲。古时儿女成群,一家五六口也非常流行。物资比现在更为匮乏,但母爱却更加显得伟大。
王羲之年代,母亲一词成为牵挂。魏晋南北朝,流行玄学。那时候的人们过于安逸,有学之士都去练各种仙术。一时之间,男人都成了中性人。母亲被活生生的剥离开。那个朝代,男人不务正业者居多。当时的书法普遍飘逸秀气,因为纯精神追求,达到艺术高度最佳。
隋唐时期,武则天更是成为了历史上唯一女皇帝。此时的母爱毋庸置疑,在我国历史上女性地位最高的时期。母爱发挥到了极致。其他时代无法相提并论。然而,到了唐朝书法家眼里的母亲都是雍容华贵的,笔下的母亲二字非常有神韵。
唐朝是书法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。我国历史上除了王羲之时期,紧接着唐朝盛世的书法可以称为百花齐放,这种绽放还都取得了历史高度成就。至今还没超越唐朝高度的书法家。唐朝也是书法家最多的时代,各体都有结晶。
现代的书法家写母亲二字有难度,原因在于简体字不好把握。所以我们沿袭了书法作品写繁体字的形式。说到当下的母亲节,我们觉得非常诧异。主要在于母亲节的形式化比较严重,严重到各种走过场,一年不联系一次的人也很多,母亲节简单问候还要晒朋友圈。
或许是时代环境造就,思念之情已经越来越淡。想和谁聊天见面,只需点一下手机可以完成。科技的发展,让人们感情越来越淡。古人那种心境已经无法寻觅。不过儿童时期的思念,我想很多人会有感触。父母远行,你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他们要丢下你,于是哭啼不止。
|